向陽新聞台
活動及講座
網站布告欄
刑事法雜誌社
向陽公益基金會十二週年慶暨公佈 「2012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新聞稿 ----- 2012/12/23 11:24:11

∼無感施政,無所適從的下一代∼

向陽公益基金會十二週年慶

暨公佈 「2012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

財團法人向陽公益基金會於20121223上午九時三十分,假國立台灣大學校友會館舉行十二週年慶暨成果發表大會。

     前法務部部長廖正豪,辭卸公職投入社會工作十年有餘,近年社會環境混亂、民心浮動,更甚者全球經濟大衰退,種種跡象,均使政府與民眾面臨嚴峻挑戰,但「堅持做對的事情,持續做對的事情」是廖正豪一路走來始終不變的理念。十二年前成立向陽公益基金會,有幸獲得社會熱心人士無私的奉獻與鼓勵,投入社會關懷工作,從輔導中輟生以至於設立兩岸司法交流平台,服務民眾,將法治教育與治安實務結合,從個人及於家庭,自校園深入社會,奠定良好法治基礎,激發倫理道德再造,期望自由、平等、守法、和諧的公平正義社會早日實現。

向陽公益基金會成立十二年來,在廖正豪董事長的領導下,服務對象與規模逐年擴增,向陽精神也獲得各領域民眾的認同與感動,本次週年慶活動參與貴賓,除基金會董事聯電集團宣明智榮譽副董事長,還有法務部曾勇夫部長、全國商業總會張平沼理事長等多位政商、產學、社團代表蒞臨,冠蓋雲集,大家對於廖正豪前部長不為一己之私,帶領向陽公益基金會,持續不懈,精益求精,即便離開公務部門,仍能匯聚熱血,服務社會的精神力量,十分感佩。

向陽每年均透過週年慶與成果發表大會,向社會大眾公布一年來的成績,與大眾共享向陽努力的甜美果實;十二週年慶祝大會,向陽將呈現今(101)年取得重大進展的各項工作成果。廖正豪前部長帶領向陽公益基金會成立後的首要工作--新竹市向陽學園,所有學員們也來到會場,展現平日苦練有成的魔術表演與Live Band,表演內容直逼專業水準,實在很難想像這些孩子原來都是令人頭疼的中輟生;學園剪影的播放,更可看到孩子們在向陽學園裡的轉變。因為家庭功能失調而受影響的孩子們,在向陽學園受到全心照顧與輔導,經由選替性課程提升學習興趣,並透過專業輔導及體驗教育之運用,基金會逐漸協助孩子們找回失落的自信,肯定自我的生存價值。學生家長特別錄製了一段影片,傾訴孩子在學園裡的進步與改變,給家庭帶來了更多正向的希望。

除了動態成果的表演外,會場中同時展示向陽公益基金會今年各項服務成果:包括中輟生教育安置及輔導工作、法治教育講座與戲劇宣導、法制與治安研討會、兩岸法律、經貿、社會、宗教、文化、藝術及青年交流參訪活動。更值得一提的是97年因廖正豪前部長大力爭取推動,大陸司法考試首度對台開放後,五年來已陸續有超過200位通過考試的台灣考生,未來可望提升臺灣人民在大陸之法律保障。

向陽公益基金會與國際尊親會均係廖正豪前部長所領導的公益團體,為發揚尊親孝道倫理精神,培養敬天仁人的文化素養與倫常典範,每年與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合辦「尊親天文獎天文知能鑑定測驗」活動,備受天文科學教育界所重視,民眾的參與亦十分踴躍,是天文科學界指標性的活動。慶祝大會中也同時進行尊親天文獎頒獎表揚。

慶祝大會同時公佈了「2012年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調查報告」,向陽公益基金會連續12年針對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與面向調查,非常具有參考價值。調查共針對20個指數,並分為五大構面:「學校環境因素」、「家庭影響因素」、「社會情境因素」、「未來發展因素」,以及「政府作為因素」。整體而言,2012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平均痛苦指數總分是56.3 分,比去年的60.1 分降低了3.8。前(99)年的青少年痛苦指數遽增,去年與今年數據顯示指數已略低於平均值。

根據歷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相對於大環境,青少年對「家庭環境」和「學校學校」都抱持比較樂觀態度;對於「政府作為」以及個人的「未來發展」,他們顯然相對悲觀許多。

針對今年的調查結果,前法務部部長廖正豪表示,自2009年以來,青少年對未來發展的憂心,始終居高不下,今(2012)年調查結果顯示,「未來發展」仍為青少年最痛苦的因素,也是今年痛苦指數調查結果唯一上升的構面,其中「出人頭地困難」更蟬聯了最痛苦指數第一名。雖然今年痛苦指數整體下降,20個痛苦指數大部分也都呈現緩和的趨勢,但是「出人頭地困難」、「未來就業困難」分居最痛苦指數一、二名,並與「政府作為」構面的「政治紛亂無章」,是所有指數當中,唯一上升的三項痛苦指數。對照成人社會裡,民眾對於施政無感、經濟蕭條、治安敗壞等現狀,青少年的痛苦感受,不僅反應這個族群的心聲,也是青少年對於未來國家發展的深切期望。在法務部長任內因掃黑政策與魄力,受到民眾高度肯定的廖正豪認為,政府施政,應以人民最切身感受的民生經濟與社會治安為首要,經濟民生與社會治安息息相關,一旦經濟蕭條崩壞,社會治安必定混亂,政府絕不能輕忽。現在民眾對政府施政缺乏信心,導致對未來也無所適從,執政者應該重視民眾實際上的需求,擘畫未來遠景,大刀闊斧,務實施政,才能帶給民眾希望與信心。

調查結果

1.整體分數

2012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平均痛苦指數總分是56.3 分,比去年的60.1 分降低了3.8分,青少年認為今年台灣的生活環境痛苦情形比去年降緩。

2.五大構面

2012年五大構面指數中,與去年相同,「未來發展因素」的痛苦指數仍維持在最高的名次,平均分數達77.10 分。第二高的痛苦指數是「政府作為因素」,平均分數為65.41分;至於痛苦指數分數最低的,是「學校環境因素」的49.47分。

在這5大構面指數當中,痛苦指數分數唯一上升的是「未來發展因素」,比2011年略增0.9分;換言之,青少年不僅對「未來發展」最為悲觀,痛苦分數還略勝去年。至於痛苦分數下降最大的,則是「社會情境因素」,降幅達4.21分;降幅第二大的則是「學校環境因素」,減少分數則是3.01分。

由於只有「未來發展因素」痛苦指數分數增加,且增加分數不過0.9分;相反的,其他4大構面的痛苦指數分數都呈現下滑現象,分數都超過1分以上,甚至還有達到4分以上的。因此,5大構面的整體分數不增反減。

3.歷年五大構面比較

2009年開始,「未來發展」的痛苦指數分數(77.1)一直都維持在最高的名次,今年仍然蟬聯第一。至於原本一向高居五大構面之冠的「政府作為」痛苦指數(65.41),這幾年皆為第二名,且痛苦指數分數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至於排名本年度痛苦指數第三至第五的,依序分別是「社會情境」(54.56)、「家庭影響」(52.30)、和「學校環境」(49.47)。自2009年以降,「社會情境」、「家庭影響」和「學校環境」也都和「政府作為」的痛苦指數分數一般,大致都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

根據歷年的調查結果可以發現,相對於大環境,青少年對「家庭環境」和「學校學校」都抱持比較樂觀態度;對於「政府作為」以及個人的「未來發展」,他們顯然相對悲觀許多。

 

12005~2012年各因素與整體分數摘要表

因素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平均數

指數
分數

學校環境

2.74

54.7

2.61

52.2

2.80

56.0

2.75

55.0

2.84

56.8

2.77

55.3

2.62

52.48

2.49

49.47

家庭影響

2.64

52.9

2.52

50.4

2.65

53.0

2.64

52.8

2.85

57.0

2.78

57.7

2.75

54.99

2.62

52.30

社會情境

3.16

63.3

3.02

60.4

3.12

62.4

3.04

60.8

3.06

61.2

2.99

59.9

2.94

58.77

2.78

54.56

未來發展

3.23

64.7

3.11

62.2

3.26

65.2

3.22

64.4

3.88

77.6

3.79

75.8

3.81

76.20

3.86

77.10

政府作為

3.69

73.5

3.55

71.0

3.66

73.2

3.57

71.4

3.53

70.6

3.49

70.0

3.35

67.09

3.33

65.41

整體分數

61.3

58.6

61.5

60.3

63.0

61.8

60.1

56.3

1:平均數的計算方式為,『非常同意』5分、『同意』4分、『稍微同意』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

至於未回答的分數則不計入該構面的平均分數。

2:指數分數的計算方式為,『非常同意』100分、『同意』80分、『稍微同意』60分、『不同意』40分,『非常不同意』

20分,至於未回答的分數則不計入該構面的指數分數。

3:整體分數的計算方式為,『學校環境』的平均數*5()+『家庭影響』的平均數*5()+『社會情境』的平均數*3()

+『未來發展』的平均數*2()+『政府作為』的平均數*5()

4:學校環境因素包含-『學校空間狹隘』、『學校活動不足』、『師生處遇不良』、『學校課業沈重』、『學校管理嚴格』;

家庭影響因素包含-『家居生活單調』、『家人期望過高』、『感受遭受漠視』、『需求受到忽視』、『休閒受到管控』;

社會情境因素包含-『社會太過混亂』、『壞人逍遙法外』、『社會冷漠無情』;

未來發展因素包含-『出人頭地困難』、『未來就業不易』;

政府作為因素包含-『交通秩序混亂』、『教改無所適從』、『法律缺乏保障』、『政治紛亂無章』、『環境污染嚴重』• 

 

一、         2012年個別痛苦項目之比較

 

1. 最痛苦指數的前五名

Ø     2012年的20個痛苦指數當中(見表2 或圖2),最痛苦的五個指數分別為包括「出人頭地困難」(80.7)、「未來就業困難」(73.5) 、「環境污染嚴重」(71.9)、「政治紛亂無章」(67.9)及「法律缺乏保障」(65.3)

ü          五項最痛苦指數除第一、二項是屬於「未來發展因素」之外,其餘三項皆屬於「政府作為因素」。顯示青少年不僅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相當憂慮,對政府的一些作為也感到相當擔憂。

ü          「未來發展因素」僅包含兩項變數--「出人頭地困難」和「未來就業不易」--而這兩項因素高居20項痛苦指數的第一名和第二名,且此兩項的分數皆高於去年的結果,可發現青少年對於未來的徬徨無助感受比去年還嚴重。

ü          78.7%的青少年對「出人頭地困難」指數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比率高於其他4項指數的39.7%-62.8%。換言之,也就是有四成至八成左右的受訪學生有這些方面的困擾。

 

2.最痛苦指數的6-10名

Ø     最痛苦指數的6-10名分別為包括「教改無所適從」(64.3) 、「需求受到忽視」(63.5)、「交通秩序混亂」(57.6) 、「社會太過混亂」(56.8)及「學校課業沉重」(55.9)

ü          此五項痛苦指數分別來自於政府作為、家庭影響、社會情境和學校環境。

ü          青少年對這些指數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比率介於23.9%-39.1%,也就是約有1/4至四成的受訪學生有這些方面的困擾

 

3.最痛苦指數的11-15名

Ø     最痛苦指數的11-15名分別為「學校管理嚴格」(54.8) 、「壞人逍遙法外」(54.6)、「社會冷漠無情」(52.2)、「家人期望過高」(50.2)及 「感受遭到漠視」(50.2)

ü          此五項痛苦指數分別來自於家庭、學校、和社會情境。

ü          青少年對這些指數表示非常同意、同意的比率介於18.6%-24.7%,也就是有兩成左右的受訪學生有這些方面的困擾

 

4.最痛苦指數的16-20名

Ø     最痛苦指數的後5名分別為「學校空間狹隘」 (49.5) 、「家居生活單調」(49.5)、「休閒受到管控」(48.2)、「學校活動不足」(48.0)及「師生處遇不良」(39.1)

ü          除第二項、第三項是屬於家庭因素之外,其餘三項皆屬於學校因素,顯示青少年對於來自學校或家庭的因素感到比較舒適安逸,特別是學校環境因素的部份。

ü          青少年對此指數感到非常同意、同意的比率介於8.9%-19.9%,也就是有一、兩成的受訪學生有這些方面的困擾

 

5.今年度上升的指數項目

Ø     比較2011-2012年的20個痛苦指數(見表2 或圖2),發現今年度上升的痛苦指數就僅只「出人頭地困難」、「未來就業不易」和「政治雜亂無章」3個項目。

ü          由歷年的結果中發現,「出人頭地困難」自2009年開始至今,一直都是青少年認為痛苦程度最高的項目,其痛苦指數分數,更一直維持在80分左右。至於「未來就業不易」,這幾年來也都一直維持在70分以上。也就是說,青少年不僅對未來前途徬徨無依,憂慮還不減反增。

ü          在「政府作為因素」方面,「政治紛亂無章」的痛苦分數雖然不是其中最高的(低於「環境污染嚴重」),但卻是唯一比去年分數略高的項目。至於其他幾個「政府作為因素」的痛苦分數,大致都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意即,雖然青少年對於政府作為的痛苦感受正逐年改善,但對政治作為的感受還是相當負面。

 



附件一下載:1011223周年慶新聞稿.doc